2009-02-25

再見小黃樓




這個星期的大肆搬遷之後,小黃樓就要灰飛湮滅。

所以我們拿起蠟筆放肆地在白牆上作畫,偏好文字的我們都不能畫得傳神,但滿牆的塗鴉一筆筆都記載著研究生活的艱難與美麗。

所以我們在週末早晨偷偷爬上從未去過的屋頂,看看在我們日日夜夜的瓦屋長廊生活之上是什麼在為我們遮風蔽雨。模仿著電影〈在屋頂上流浪〉,登頂的我們笑鬧俯看著平日出入的慣常作息,回味前此兩年的生活點滴。

所以我從記憶的斷瓦殘礫中挖出片段,才發現從當年何老師領我們來看翻修中的小黃樓至今,已是整整五個年頭,在當年的合照中還笑得青澀的我們,都已紛紛肩起冷暖自知的社會責任與壓力; 沒想過的情感枝葉也就在此蔓生開來。

兩層樓防空色的小黃樓,夾擠在普通大樓、與化學館之間顯得那樣沉默渺小。
這個從前地理系、現在臺文所學生每日生活的所在,就這麼靜靜地躺在醉月湖畔,細數著不遠處球場上的汗水與笑聲,見證了臺大近五十個寒暑。

小黃樓像是個安靜的載體,任由一代代的臺大人在它的身上書寫歷史,紀錄五十年來學生活動軌跡,藉著不斷刮除、覆蓋、重寫、與流動產生新的意義。而對於末代的我們而言,這棟獨一無二的戰後建築即將在怪手的摧殘下傾頹倒塌,面貌再也無可指認,學校願景中的教學大樓,不論是叫做普通綜合或是共同,都再也沒有特殊意義。

就在我們邊敲打著追憶文字的同時,所剩不多的小黃樓時光也快速地流逝。書寫從來也就抵不住遺忘,瓦屋裡不分晨昏寒暑的笑聲與苦悶,從此只能在記憶中找尋(註)。


註:對著我們這些感傷的告別式,老師淡淡地說,只有年輕人才會對消逝的事物感傷。很久之後,當我們打開電視、或連上youtube,找出某集的〈愛情合約〉或〈波麗士大人〉,看見鏡頭下的小黃樓,還會不會遙遙地懷想這幾年的瓦屋研究生歲月?



登頂照片在此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優選優選!!
剩下倒數最後一天了

匿名 提到...

我沒有參賽啦,是還自以為年輕地在捨不得.
樓上的小姐可是穩坐冠軍寶座唷!

Unknown 提到...


原來妳那張倩影背景是在這啊!